国家脊梁

首页 > 党史学习活动 > 国家脊梁 > 正文

国家脊梁第十二期

2021-11-01 15:39:00
党群办公室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
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9年去美国。
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在台北病逝。胡适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著名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他倡导的,他于1962年病逝享年71岁,在好友王志维帮他清点遗物的时候发现除了各类书籍之外,胡适所有的家当一共也就只有135美元,按照当时的人民币折合下来也就332.1元,就是这样他晚年的生活才被人所悉知,胡适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金钱不是生活的主要支撑物,有了良好的品格、高深的学识,便是很富有的人了,事实上,这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他也在用一生默默奉献。
胡适这一生似乎从没体验过穷人的生活,他一直对花钱没什么太大的概念,平时花钱方面从不会吝啬,还时常借钱或者捐钱出去从来不催还,他是朋友圈子里公认的好人,很多人都以胡适为自己好友为荣。胡适有两个儿子在外留学这就需要很大的花销,胡适平时很难攒到什么钱,在回国不久后就首次面临了经济困境。在他晚年60岁的时候因为生活不得不在国外找工作,这样一个大文学家却在美国的学校里做图书馆馆长但是胡适却格外珍惜。
胡适就是么一个人,即使经历过再多的磨难身处多少次挫折只要他会把认为对的正确的事情坚持下去,他提倡的白话文就算面对很多的批评和执意他却从未有过动摇的念头,他在文学方面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他也用自己的风骨挺起了文人的脊梁。
 


电话:0871-67985966、67985988

地址:昆明市杨林职教园区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邮编:651700 邮箱:ynfafl@126.com

滇ICP备13005383号-1 云教ICP备1205002

 

 

官网 微信公众平台

logo标识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编号:530100430042-2003

滇公网安备 53012702000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