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年报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关于2020-2021年度信息公开的报告
 
       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下发的《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根据2020—2021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执行情况,现编制我院2020—2021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全文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本年度信息公开工作的新做法新举措、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清单事项公开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内容组成。本学年报告中统计数据的时间为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
一、概述
       2020-2021学年,全校不断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发展,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依法治校,持续推进校务信息公开,大力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公开透明、科学高效的发展。
(一)学校高度重视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制定了院务公开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院务公开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党委书记、院长直接任组长,各行政部门参与,负责具体组织院务公开的实施,纪委、工会、教代会代表参与,负责院务公开的检查监督。另外,为进一步加强学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学院官网主页的信息公开专栏设有专人进行更新维护,这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众及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
本学年内,领导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做好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写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二是在教职工大会上强调了信息公开工作落实情况。三是依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对清单进行了条目更新,明确了公开范围,细化了公开事项,并组织全校各部门对照清单中的内容进行逐项自查。
(二)完善制度机制建设
       学校继续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工作实际完善制度规范,加强统筹谋划,对照清单内容全面、及时、准确的公开信息。同时,进一步强化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不断丰富数字化、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公开方式,发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网络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切实加强信息公开的实效性。
(三)推动“清单”落实
       根据“清单”内容,学校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信息公开工作,重新梳理了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将信息公开网站的内容逐条进行对照检查或更新,使学校信息能够更好地服务师生和社会公众,充分保障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学校的科学化、民主化管理水平。本学年内,通过学校办公室牵头协调、督办,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清单”各事项均已公开。
(四)开展宣教培训和考核评议情况
       学校将信息公开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并列入年度工作任务,在相关工作会议中多次进行部署,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同时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公文写作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开能力和水平。
(五)学院信息公开概况
       根据《清单》精神,我院由学校办公室牵头,各个部门配合,以官方网站主要公开工作阵地,开展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对照《清单》要求50条公开内容,2020-2021年度我院实现信息公开项目741项,除去作为民办高职专科院校没有招收本科生、研究生等《清单》所列工作内容4项,能公开未公开的校务信息基本没有,深入贯彻了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精神。
在2020-2021年度信息公开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招生信息公开、财务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实施“阳光招生”、“阳光财务”,并不断建立健全学院基本信息、人事师资信息、教育质量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学风建设信息、学科建设信息、对外交流合作信息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公开机制,逐步提高学院教育透明度,实现校务公开。
二、学院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信息公开网在学校网站首页设有点击入口,主要发布学校重要新闻信息和需主动公开的信息。其中,“信息公开目录”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发布后进行了升级,全面涵括“清单”所列事项。本学年度,信息公开网发布“清单”事项总计741项,具体如下:
(一)重点公开内容
       1.高校招生信息公开情况:落实国家对高等院校贯彻诚信招生、阳光招生的要求,杜绝虚假宣传和有偿招生等违规行为发生;学生收退费管理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我院设立招生检查监督热线:0871-67986596、67985618,接受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查证、监督与投诉。学院主要公开的高校招生信息包括: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公开15项;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学院保送生、体育艺术特长生公开2项、我校无本科及研究生所以无公开事项。其他涉及需要公开的信息,我院招生信息已实现全部公开,具体公开事项网址见附件。
       2.财务信息公开情况:2021年学校财务工作,坚持以财务原则为中心,以节约费用为重点,抓好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民办非企业会计制度》、《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财务管理办法》,为学校管理和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学院将逐步实行财务公开透明化,已对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收支决算、收费项目及依据等公开。
       (1)为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明确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经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于2020年11月9日下发了《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财务管理办法》;
       (2)自2012年建校以来,学校未收到任何捐赠的资产;
       (3)2021年度国家应下拨财政拨款合计1451.94万元,其中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拨款641.6万元,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拨款810.34万元;截止2021年6月30日,国家实际拨付财政拨款合计885.82万元,其中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拨款639.2万元,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拨款246.62万元;
        (4)根据《云南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我省民办学校收费实行资助定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关于收费自主定价的报告》文件精神,经学校2021年3月8日校长办公会研究,报董事会同意,报云南省发改委和云南省教育厅备案下发了《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关于2021级学生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并已在官网公示。
(二)其他校务公开公开内容
       除招生信息、财务信息公开外,我院还是逐步推进学院基本信息、人事师资信息、教育质量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学风建设信息、对外交流合作信息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公开工作,具体公开情况详见附件网址。
       1、“基本信息”578件,包括学院简介、学校章程、办学思路、现任领导和校训校风、机构设置、各管理部门及二级学院简介等信息;
       2、“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6件,包括学校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会计规章制度、学校各专业收费标准等情况,收费信息及投诉方式等信息;
       3、“教学质量信息”65件,包括学校教务公告、学校专业介绍及新增专业名单,师资队伍建设、特色教学、教学质量报告、教学科研等信息;
       4、“招生考试信息”34件,信息公开网设置了“三年制大专招生”“五年制大专招生”两个子目,包括“三年制大专招生”“五年制大专招生”招生简章,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等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高考录取信息查询渠道,高考分专业录取最低分和最高分,招生政策法规等信息;
       5、“学风建设管理信息”22件,包括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成员名单,学术规范制度,学生和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管理规定,学生评优办法,学生违纪处分申诉规定,学籍处理申诉规定,学历论文作假处理申诉规定以及学生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职责等信息;
       6、“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22件,包括合作院校名单,部分合作项目简介,留学生管理等信息。
       7、“其他信息”1件,包括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
       公开“清单”所列事项的网址链接见附件。
(三)通过学校网站、新媒体、印刷物等载体公开情况。
       1、各种媒体面向社会公开。本学年度,学校新闻网发布新闻信息741条,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信息46条,编辑《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团报》3期,《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学生简报》4期,其中既包括宣传学校各方面事业发展的新闻,也包括发布有关学校办学治校的重要信息,例如《第三届辅导员、班主任职业能力竞赛》《禁毒防艾与健康教育专题系列讲座》《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诗歌朗诵比赛》《团委各大学生组织工作汇报会议》《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学生人数统计》等等。
       2、多渠道的校内公开
       —— “纸质学院公文发布”,向学校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发放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具体决定,以及每周一开展学校党政重要会议,本学年度公文发放共87份文件。
       ——校务信息公开栏“校内通告”,集中统一发布学校的通知、公告、公示等信息。本学年度共发布信息30条,其中包括各类人才计划推选、重要科研项目推选或立项公示、学生奖学金和荣誉称号评选公示等师生关心的热点信息。
       ——党委信箱、校长信箱,专人管理、及时处理回复,并在校内教职员工及学生中公开部分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
       ——各种校内出版、编印物,例如《学生手册》发放给新生;给新进教职工发放《教师管理手册》、《学校管理制度汇编》等等。
       ——“钉钉”手机APP,推送学校重要新闻、校内公文、校内通知、每周会议安排、班车安排、常用电话等信息。
(四)国际交流中心对外交流合作的特色做法。
       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情况表》所列,我校国际交流中心通过文件、会议、招生简章信息发布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评估等方式将我部门负责的中外合作办学和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等情况进行了公开。
特别是为规范云南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招生和教学工作,提高来滇留学生招生和教育质量,使来滇留学工作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云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双一流”建设,我校邀请云南大学高教院刘康宁副院长、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王荣党院长、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APQN)张建新主席、云南大学高教院比较与国际教育中心吴玫主任一行4人,于2021年9月17日到校进行了现场考察咨询。通过听取专题汇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管理干部个别访谈等方式,专家对我校来华留学生招生、教学管理工作情况以及贯彻执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和《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与咨询。最终形成评估报告,将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和来华留学生管理等工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情况均进行公示。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师生和社会公众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满意。目前,学校已基本构建了较完备的信息公开发布和网络反馈平台,广泛听取并及时回复校内外意见建议,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和肯定。
四、对信息公开的评议及举报情况 
       2020-2021年度,未发生因信息公开工作遭到举报的情况,也没有发生涉及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诉讼或者申诉。 
五、信息公开主要经验、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主要经验
       1、创新公开方式,广泛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信息公开。 
       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的服务渠道和方式方法,提高师生和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本学年持续使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信息公开工作。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使之成为扩大学校影响力的有力工具,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需要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信息公开,创新公开方式,高效、准确的公开信息,及时响应公众反馈,并接受广泛的监督。
       2、继续深化信息公开内容。 
       以涉及学校师生切实利益和社会关注度高的校务信息为突破口,推进不同领域公开内容并逐步形成工作规则。加快完成不同信息公开渠道的接口整合,使公开内容的获得更加快捷直接,切实提高公开的透明度。
       3、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培训。 
       目前涉及信息公开工作的培训内容较少,暂未建立统一的公开及评价标准。日常工作中需加强专职人员的学习培训,以信息公开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为标杆,进行经验交流和业务培训。
       4、建立信息公开考评制度
       为了促进我校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尽快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将信息公开内容落实到人,对相关单位(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从发布、解读、回应等多个环节进行考评。 
       5、切实做好监督工作
       要充分发挥监督邮箱和监督电话的作用,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学校信息公开内容审查和更新维护、考核评估、监督检查评议、培训宣传等工作制度,确保信息公开工作科学、可持续地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内有的职能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没有建立工作台账和备忘录;已经公开的一些信息,内容要素不完备;个别部门网站上公开的办事流程不详细;对“公示”信息和“公开”信息的理解尚有分歧。
(三)改进措施。
       
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培训,加强与“清单”事项承办人的交流沟通,统一思想、提高执行力;梳理并明确“清单”所列各事项的公开时间,建立台账;认真组织监督检查员队伍进行定期检查工作;通过新闻网、新媒体加强对热点信息的解读,开辟信息公开新途径。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2021年10月28日              
 


电话:0871-67985966、67985988

地址:昆明市杨林职教园区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技术支持:0871-67986920

邮编:651700 邮箱:ynfafl@126.com

滇ICP备13005383号-1 云教ICP备1205002

 

 

官网 微信公众平台

门户招生网图书馆校长信箱English

版权所有©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编号:530100430042-2003

滇公网安备 53012702000055号